美都新闻网 9 月 1 日(综合报道) :据中国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,8月24日0时至8月30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225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,但病例数较上周下降。
据潇湘名医消息,病例分布在佛山119例,广州49例,深圳16例,湛江14例,潮州5例,中山4例,珠海、汕头各3例,江门、清远、东莞各2例,韶关、肇庆、惠州、梅州、汕尾、云浮各1例。
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、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,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。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。
“因此,翻盆倒罐清积水,特别是清理各类容器积水,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基础。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、灭成蚊、防叮咬。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,没有蚊虫就没有疫情传播,”康敏说。
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消息,佛山市政府已全面启动防治这种蚊媒疾病的行动,包括清理积水和积灰等蚊虫滋生地。
近几周,广东省每周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,从8月2日周末的2892例下降到8月23日的336例。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,通过吸血蚊子传播给人类,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,这些蚊子也可传播其他病毒性疾病,例如黄热病和登革热。
该病在非洲、印度、东南亚、中美洲和印度洋岛屿地区流行,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疫情。
Cek Berita dan Artikel yang lain di Google News